活动回顾 | 聚焦商业场景应用与产业投资价值,2025具身智能北京研讨会顺利举办
2025年4月9日 北京

2025年4月9日,环球律师事务所联合亿欧汽车、亿欧智库成功举办了“具身智能的商业场景应用与产业投资价值”研讨会。研讨会上,环球律师事务所任建南、千寻智能产品副总裁耿旭达、地瓜机器人云平台副总裁秦玉森、长城汽车智能化投资负责人耿伟、极佳科技合伙人&工程副总裁毛继明等科技公司和行业代表,共同探讨了具身智能行业的商业场景应用与产业投资价值。

 

图片

亿欧执行总经理、亿欧汽车总裁杨永平

 

活动伊始,亿欧执行总经理、亿欧汽车总裁杨永平开场致辞。杨永平指出,具身智能作为与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高度协同的新终端,近年受资本热捧已达高点,存在泡沫但也蕴含机遇。2023年第一季度该领域融资超40起,披露金额约60亿元,创业团队多由AI科技公司、自动驾驶企业精英及科研带头人组成。当前行业呈现两派分歧:技术信仰派侧重长期创新,商业场景派关注落地可行性,分歧本质是供给与需求视角差异。类比2015年自动驾驶发展初期,具身智能尚处商业化探索阶段,四足/人形机器人等产品仍面临场景不明、变现困难等问题。基于产业早期特性,深入探讨其应用场景适配性与投资价值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图片

环球律师事务所任建南

 

随后的分享环节,环球律师事务所任建南《具身机器人企业融资及上市注意要点》主题展开分享。任建南认为,融资策略上企业容易陷于早期估值过高但可能后期经营增长乏力的困难,需谨慎平衡;上市选择上,科创板政策优化其实为科技企业上市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值得更多科技和AI公司参考;另外在后期融资交割、以及企业知识产权等方面也需要提前规避法律问题,保证整个过程合规合法。

 

图片

千寻智能产品副总裁耿旭达

 

千寻智能产品副总裁耿旭达发表了《技术与需求的争执,具身智能商业化之路》的主题演讲。耿旭达认为,具身智能在制造业有成本高、适应性差的挑战,且目前的机械臂较成熟,手部操作和AI能力仍落后的技术现状,他认为具身智能核心在于泛化能力,也需突破固定编程的限制。商业化路径的思考上,耿旭达认为,应该工业场景优先,家用场景仍需长期技术积累。

 

图片

地瓜机器人云平台副总裁秦玉森

 

地瓜机器人云平台副总裁秦玉森随后带来了《具身智能与通用机器人的现代应用及面临的挑战》主题分享。秦玉森认为,具身智能的本质是需要通过真实环境交互实现智能涌现,形态可以不限于人形。技术的发展规律上需要达成行业共识形成枷锁,另外也需要行业从业者可以多元化探索阶段,从而降低技术门槛以促进行业繁荣。

 

图片

圆桌对话环节

 

主旨演讲过后,进入圆桌对话环节,亿欧汽车高级商务总监尹峥(主持人)、长城汽车智能化投资负责人耿伟、地瓜机器人云平台副总裁秦玉森、极佳科技合伙人&工程副总裁毛继明几位嘉宾围绕《具身智能产业的竞争格局和生态协同创新》的圆桌主题展开分享。

 

图片

 

本次研讨会在聚焦具身智能的技术突破、商业场景落地以及产业投资价值的圆桌讨论后圆满结束。具身智能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人类与机器协作方式的革命性转变。从工业制造到家庭服务,从医疗护理到应急救援,人形机器人正在多个场景中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尽管当前技术瓶颈和成本问题仍是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但行业有信心随着产业协同的进一步优化,类比智能驾驶系统的具身系统将逐步完善,具身产业的商业化落地会逐步加速。

 

未来,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具身产业将与智能汽车、工业制造等场景深度融合,形成一个高度协同的智能生态系统。车企、科技巨头和机器人公司在这一领域的跨界合作,将进一步推动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亿欧汽车定位于中国科技出行产业创新服务平台,系亿欧旗下首家独立并获得风险投资的垂直行业子公司,提供围绕汽车出行产业的研究与咨询、媒体内容与公关传播、数据信息服务、产业活动与研讨会议、科创新星企业加速等多维度价值服务。截至目前,亿欧汽车已经输出了数百份行研报告及产业投资价值指南、行业趋势洞察等内容成果,已为包括全球范围内顶级科技巨头、车企、汽车科技公司/机构等客户提供了定制服务。

 

  • 活动主题
  • 主办单位
  • 活动时间
  • 活动地点
  • 语言
  • 邀请对象
  • 活动人数
环球主讲